找到相关内容584篇,用时2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说菩萨能自利利他的八法

    多饶财宝,终以此而生骄慢。以幻惑欺诳众生,逸修六和敬。菩萨具足如是等法,虽复在家,异出家。如是菩萨终为他作恶因缘。何以故?惭愧坚故。”   “善男子,在家之人,设于一世受持如是优婆塞戒,虽复后生无三宝处,终造作诸恶因缘。所以者何?二因缘故:一者智慧,二。”   “善男子,于后恶处,作恶事,有四因缘:一者了知烦恼过故,二者随诸烦恼故,三者能忍诸恶苦故,四者生恐怖心故。...

    佛说

    |菩萨|在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2309006903.html
  • 大上师转为恶蝎的真实因果故事

    不管是享用财产也好,做任何事情也好,这里讲的是,不要太放荡无羁、没有什么约束了,假如随便造恶业都无所谓,那就不像修行人了。我们作为修行人,身口意应该获得了佛法的利益,如果真正与法相应了,就像《中...融入五根中)委托那位侍者带到卡绕巴尊者前作超度仪式。侍者接近到上师那里时,担心这样带去会遭到呵斥,于是他用绸缎把五根卷起在一块岩石旁边,先到上师前禀明了事情经过。上师说:“用我的这件祖衣裹起来!”侍者...

    堪布索达吉译讲

    |因果|轮回|忏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9/1020537391.html
  • 佛使比丘答:佛陀有什么特别的教导?

    分性别。希望大家不要,所谓“”就是与因缘假合的事物游戏,而沉迷其中,不然它将会咬你、打你,把你绑得紧紧的,你会不由自主地痛苦一场,甚至可能自杀而白白送掉生命。 ...;   他提醒我们: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、变迁的,应自精勤,不可!   这个问题有这几种不同的回答方式,若有人问起,可任选其中一种回答。 ...

    佛使比丘

    一问一智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8364511188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显密问答录 5、上师应为弟子传何法

    rdquo;而尊者对贤善弟子之法相则描述为:“善缘弟子信心大,精进修法智慧高,具正知念违教言守戒誓,三门调柔悲心大,胸怀宽广急躁,慷慨具有清净观,虔诚恭敬恒稳固。” ...具体的标准?   索达吉堪布:我们首先应明确一条基本原则,即并非所有佛教徒的话都百分之百地可信,因一些所谓的佛教徒根本就深钻佛教教义,他们也从不按佛陀的教导切实次第实修。在这些人异想天开的白日梦中,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索达吉堪布|显密问答录|上师应为弟子传何法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9571411242.html
  • 忍辱第一功德

    宝积经》云:“忍辱有十事:   一、观于我及我所相,二、念种姓,   三、破除憍慢,四、恶来不报,   五、观无常想,六、修于慈悲,   七、心,八、舍于饥渴、苦乐等事,   九、断...、眷属;或是圣人,昔为善友;凡情识,何须加毁!”   3.《摄大乘论》云:“由观五义,以除嗔恚:   一、观一切众生,不问于我有恩。   二、观一切众生恒念念灭,何人能损?何人被损?   三...

    海涛 辑

    |忍辱|功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6/19103925240.html
  • 唯识三字经(八十五颂)

    无贪等 三根聚 勤轻安  行蕴舍 非舍受 及害 无 有 根本惑 六可辨 贪 痴 慢疑见 随烦恼 有二十 小中大 堪分别 忿恨覆 恼嫉悭 诳谄害 与 并 此自类 各别起 小随十 粗猛尔 无惭愧 自他辨 中随宽 不善遍 始掉举 昏不信 怠 失念侵 及散乱 不正知 染心遍 八大随 四不定 曰悔眠 共寻伺 善染兼 唯识言 摄心所 各四分 显量果 能分别 名见分 如明镜 能...

    湘武岗唐大圆居士造颂

    |唯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6/18185725345.html
  • 对几位行般舟的居士的开示片段

    下去。要如法行。什么是如法呢?似是而非。要念佛,在系念佛、思念佛、皈命佛、安住于佛的心智、安住于佛的愿望、安住于佛的作业的时候就是在行法。若打妄想,说痛说痒想好想坏,想走不想走,说信说不信...、很冷、很饿,这些我们在生活中都体会过,但从前都是松散观察不到的。所以此处观察力就透视出来了,所以很稀有难得…   …能观破阴阳二境必出生死,生死和你不相干了。象楞严经中讲的五阴区宇,阴境一突破...

    慈法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4043285.html
  • 寺院清规

    使得僧众具足威仪,心,身踰矩。尤其设立住持一职,领众薰修,综理寺务,丛林规模于焉建立。 可惜《百丈清规》一书历经时代更迭,今已散佚。现行通用的《敕修百丈清规》,是元代江西百丈山... “丛林之立,必有清规,所以警懈怠,防也。”是以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中说:“精进以持戒为第一。”清规一如戒律,戒律是佛陀为了规范僧伦,令正法久住而制定,所谓“戒住则僧住,僧住则法住”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1145341.html
  • 佛教的人生欲望观

    世间五食。七食,谓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需睡眠等六食,加上第七逸食。,为善心所之一,谓严格约束自己,净化自心,不受尘垢的污染,勤修三学六度等佛法,它是获得涅槃解脱之本,故称涅槃之食。从别一角度看,列或涅槃食为七食之一,与眼需要睡眠、耳需要妙音等并列,说明以的精神追求涅槃,也是人本性中的一中需要、需求或欲望。五种出世间食见《增一阿含》卷四一等,为:1、禅悦食,一作“禅食”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4151943.html
  • 止观法门的信解行证

    根本行。若能精进,必能证入佛的果位,且于行菩萨道中,能证无为而为,去己私而入大我、入无我,尽未来际度化众生,了著相,出离三界,离三界,游于三界,事事无碍而圆融,是入佛果位。 证果是有...劫,也是由位退算起,只要我们能证入位退的初果,虽离三界,但也永不堕入三涂。若要证入位退,请各位同修要努力在信、解、行、证上下功夫。阿弥陀佛,共同精进,切勿。 ...

    王文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5152080.html